少花便富2008-11-30
里禪師是位著名的高僧,有一晚,他正在誦經,突然闖入了一個強盜,拿著尖刀逼著選擇,要錢?還是要命?七里禪師繼續誦經,頭也不抬地說:「別吵我,錢在抽屜裡,自己去拿。」
強盜打開抽屜,果真找著了錢。臨走前,禪師叫住他:「留一點給我付稅。」
冷靜的禪師讓強盜有些不知所措,放了部分的錢,拔腿就跑。
禪師又出聲:「收取人家的財物,該說聲謝謝。」
強盜愈跑愈快,空氣中傳來謝謝兩字。幾天之後,強盜被捉住了,他坦言,這是他犯案多次,最緊張的1次。視錢為身外物的禪師,無慾則剛;為錢而活的強盜,窩囊有愧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有位記者離開待遇優渥的職位,選擇浪行國外3個月。
回來時朋友消遣他:「那麼簡樸的人,怎麼捨得花大錢?」
他不急不徐地回答:「我在尋找人生的代價,生命中一直都有重要與不重要兩件事,我花了一點錢找到重要的事,非常值得。」記者又說:「如果把這3個月塗掉,我的人生便不值得一提了。」你找著代價了嗎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什麼事可以使你多一分舒活,少一分焦慮;多一分真實,少一分虛假;多一分快樂,少一分悲苦?
公務員芳華賺錢不多,但快活很多。「怎麼辦得到?」
「別要得太多!」
他的答案非常簡潔,卻令人深思。在別人眼中,不要太多的他,也能得到很多。他錢不多,但精神豐富;他不追求,但腳踏實地。
他說:「我可以選擇怨天尤人地埋怨錢賺得不多,也可以選擇接受現實,好好過日子。」
芳華顯然選了後者,他相信人生一直是道選擇題,人有權選1、選2、選3,他選擇讓自己最快樂的1項。
何謂富有?少花便富
我跟兒女說:「不要亂花錢!」
他們睜大眼睛:「為什麼?」
「這樣就能少賺一點錢,多給自己一點閒;或者未來不一定能賺很多錢,但也能活得不算太爛。」
賺錢需要時間,我絕少忘了這一點。如果慾望太高,就得花更多時間浸泡在工作裡才能滿足它,那就不可能有時間享受人生了。
少即是富
有個中年婦人,賣蚵仔麵線維生,聽說生意還不錯,但賺得並不多。納莉風災後,她做義賣,辛苦所得全捐了出來。有人慕名去吃,一看就知道她是個不錯的生意人,熱情、誠懇、風趣、好客。
「聽說妳在義賣?」
她臉漲成潮紅,淡淡的說:「那沒什麼!」
「妳怎麼想的?」我並未放過她,緊迫盯人的問著。
她終於開了金口:「成本3千元,也許可以賣成9千元,捐了出去,幫助的人就更多了。」
「妳賺很多?」
她回答得更直接:「不,就是很窮,才知道窮人需要幫助。」
「窮而好施?」我有些不解。
「少即是富」
這話太有哲理了,我得回家好好想一想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積少成多
儀山禪師傍晚沐浴。水放得太熱,儀山讓弟子端來冷水,加進澡盆。這回加得不冷不熱,恰到好處。桶裡剩了一點水,弟子隨手倒掉。儀山覺得很可惜,告訴弟子:「我們以為無用的水,也許對花草樹木很有用。」
弟子忽有所悟,法號改成「滴水和尚」。
滴水和尚教我們粒粒皆辛苦,零點一很少,但十個零點一不少;一很少,但百個一不少。積少成多是常識,也是知識,多一點簡單的知識,則很有智慧。我以前賺得多,也花很多,存不多;現在賺不多,花更少,存不少。你說,哪1個我比較聰明?
有位香客問禪師:「如何自在?」
禪師答:「少一點!」
香客一點不解:「就這樣子嗎?」
禪師又說了一遍:「少一點,再少一點。」
香客還是不解:「請師父說明白一些。」
禪師不慍不火開示:「不多。」
心理學家楊國樞在《人生快樂的追求》一書中便提過,貪得無饜野心太高、慾望城池是人們不快樂的理由之1。我們期望的是多一點,再多一點,於是煩惱也就多了那麼一點點。楊教授說,想讓自己活得好,就得少一點。
我喜歡說:「夠了、夠了!」
你又喜歡說什麼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換個角度想
從前有個大嬸,無論天雨天晴都哭,人稱哭婆婆。有1次,她到寺裡禮佛,高僧問她:「聽說大嬸有委屈,天天哭不停?」
「是啊!」大嬸對自己哭功遠近馳名,有些不好意思。
「什麼原因?」高僧追問。
「我有兩個女兒,大女兒嫁給賣鞋的,2女兒嫁賣傘的。」
「很好啊!」
「哪會!下雨的時候,我擔心賣鞋沒生意,太陽天,又擔心傘賣不出去,真是愁死了。」
「妳怎麼不換個角度想想,下雨天,傘賣得真好,大晴天,鞋賣得真好,樂死了。」
大嬸瞪著圓眼:「對啊!我怎麼沒想到呢?」